文/图 羊城派记者 陈映平 实习生 谢小婉 通讯员 靳婷
不少人都遇过这样的糗事:好好的,突然说话失声了。嘴一开一合,偏偏像个哑巴说不出声。
去年年底,刘德华在香港红磡举办巡回演唱会,第三首歌未唱完,就突然失声唱不出来,一时泪流满面,声音嘶哑、断断续续道歉并宣布演唱会中止,场面令人唏嘘。
为什么人会突然失声?失声了该怎么办?广东省人民医院嗓音门诊主任医师葛平江对此进行解释。
嗓音出现问题,要及时求医突然失声求医者,老师和零售从业者占了一半
葛平江主任介绍,失声者在用声多的职业人群中最易发生。比如歌手、老师、整天吆喝卖东西的小商小贩等。他在自己接诊的病人中,这几类人占一半以上,因突发性失声影响工作前来求医。葛平江指出,突发性失声一般有三种情况:
1.器质性失声
用嗓过多、突然大声说话、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导致声带水肿、发炎、出血,就有可能引发器质性失声。一旦发生突发器质性失声,应当减少说话甚至禁声;饮食上注意少吃刺激性食物,少吃酸味水果如橘子、橙等;同时,用药进行保守治疗,若声带部位已长出息肉,则应及时就医进行手术(更多新闻资讯,请关注羊城派 pai.ycwb.com)。
2.功能性失声
因用嗓不当、用力不均衡或过度疲劳等引起的嗓音超负荷情况导致。葛平江指出,这类突发性失声患者一般自身无法进行调整和纠正,会持续地失声而无法自愈,需要医生对其进行嗓音治疗,包括药物和行为诱导治疗,帮助患者重新正确发声。
3.心理性失声
由于心理问题而导致的发声障碍。患者可能因为过于悲切、压力大、被人殴打、脖子被掐等产生对抗性矛盾心理,在心理暗示下诱发失声。其需要医生帮助克服矛盾心理,适当使用药物治疗进行心理暗示,同时进行诱导治疗才能恢复。
饮食要减酸,少吃刺激性食物知多D
护嗓注意这4点
4月16日是第十六个世界嗓音日。如何正确保护嗓子,拥有动听的声音?葛平江给出以下护嗓秘诀:
1.用嗓要恰当。日常生活中应注意用嗓卫生,尽量减少在嘈杂环境中大声说话,声量应该从早到晚递减,避免嗓音超负荷(更多新闻资讯,请关注羊城派 pai.ycwb.com)。
2.饮食要减酸。平时应多饮水,同时少吃刺激性食物,特别减少酸性食物的摄入。因为打嗝等会造成胃液反流,酸性物质会激活反流胃液中的酶,容易损伤咽喉部上皮细胞,损坏嗓音,造成失声。
3.生活习惯要注意。很多人都会有清嗓的小习惯,但葛平江指出,一般清嗓是因为喉咙有异物感,但事实上并不存在异物,频繁清嗓很容易损伤咽喉。当察觉喉咙不舒服想清嗓时,应做吞咽动作,同时多喝水就可以缓解不适。
4.心理诱因要避免。有时候突发性失声不完全是生理原因,也有可能是心理因素,比如压力大、过于悲痛或暴力事件等引起的心理暗示导致失声,因此,生活中应当保持平和的心态,适当减压(更多新闻资讯,请关注羊城派 pai.ycwb.com)。 (岭南名医)
来源|羊城派责编|邓伟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