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65beat中文网

扫盲系列文章第二弹ep2: 主板供电全面解析

发布时间: 2025-09-30 21:46:53 作者: admin 阅读量: 2186 评论数: 701

引用

guanyuhan426

2012-2-22 20:12

认识元件:

请点击这里开始查看:

http://www.pc426.com/article-68-3.html

引用

guanyuhan426

2012-2-22 20:12

实例解析—初级篇

请点击这里开始查看:

http://www.pc426.com/article-68-7.html

引用

guanyuhan426

2012-2-22 20:12

实例解析—进阶篇

请点击这里开始查看:

http://www.pc426.com/article-68-9.html

引用

guanyuhan426

2012-2-22 20:12

实例解析—高阶篇&发烧篇

请点击这里继续查看:

http://www.pc426.com/article-68-11.html

引用

guanyuhan426

2012-2-22 20:12

实例解析—特殊情况&结语

请点击这里继续查看:

http://www.pc426.com/article-68-15.html

引用

pow11227

2012-2-22 20:14

先顶再看

引用

puyupiao911

2012-2-22 20:15

沙发...我日没了

引用

guanyuhan426

2012-2-22 20:16

有不清楚的地方希望直接提出来,我会去补充

第一部分很关键,这是所有分析的基础

引用

风紫

2012-2-22 20:26

先顶。。慢慢看~~

引用

千古风骚

2012-2-22 20:27

好文。。。

引用

feihu425

2012-2-22 20:49

之前还真是一点都不明白啊 - -

引用

feihu425

2012-2-22 21:07

有一个问题就是,描述电容电感的两个图么,既然电感是用来提供电压的,电容是用来储存电量的,

那么在第一个上桥联通时候,因为电压没有到预定值,所以不经过cpu正常;

但是在下桥连通的时候,也就是电压达标了,此时是不是电流就应该经过cpu了呢,但是在图中如果黄色的箭头表示cpu的话,那还是吧cpu绕过去了,是不是这里画错了?

还有呢,我估计大多数人的物理水平也就和我差不多是初高中水平,那么适当的引入电路符号应该会更好的有助于理解。。。 比如下面的解说图把电容画成-||-,电感画成螺旋线圈,然后上下桥直接简化成单刀双掷开关之类的。。。

因为我理解实际上就是把他们简化成这个理解的 - -

引用

guanyuhan426

2012-2-22 21:31

feihu425 发表于 2012-2-22 21:07

有一个问题就是,描述电容电感的两个图么,既然电感是用来提供电压的,电容是用来储存电量的,

那么在第一 ...

这个示意图只是一个意思上的说明,CPU那部分就是直接连了一下线。。。

如果示意中的电流进了CPU,我就需要多画很多复杂的线

这里只是标注出一个回路

引用

feihu425

2012-2-22 21:40

这样 - -

那简化之后的说明是不是也就是

电容和电感总体可以看做一个蓄电池,上桥连通则外部电路给这个电池蓄电,

一直到pmw信号结束之后,上桥断开,电容和电感从充电状态转变为放电状态给cpu供电

有几路电容和电感也就是几组电池并联替换着供电,pmw和mosoft则起到控制给蓄电池充电时间以及控制并顺序替换各蓄电池给cpu供电

这么一个过程?

我大学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啥的是没正经学,用中学物理这么理解是不是差不多?

引用

guanyuhan426

2012-2-22 21:44

feihu425 发表于 2012-2-22 21:40

这样 - -

那简化之后的说明是不是也就是

电容和电感总体可以看做一个蓄电池,上桥连通则外部电路给这个电池 ...

就是这个意思,你的理解完全正确

我大学物理同样没怎么学。。。。。。

引用

feihu425

2012-2-22 22:06

这样,看来第一部分是理解了,期待第二部分~~

引用

wangxiangtcm

2012-2-22 23:02

先顶了再慢慢看

引用

EXT

2012-2-22 23:06

{:6_348:}低学历路过,想知道传说中的倍相器原理复杂不。

引用

guanyuhan426

2012-2-22 23:11

EXT 发表于 2012-2-22 23:06

低学历路过,想知道传说中的倍相器原理复杂不。

这篇文章中会提及,原理很简单

查看全部评论(116)

评论

相关文章